
大众网记者 李瑶 青岛报道牛博
为推动产业链协同发展,青岛市工业和信息化局联合有关单位持续提升“链万企”供需对接平台服务功能,深入探索“线上匹配、线下对接,链接资源、共促发展”服务模式,助力产业链上下游企业对接合作。今年以来,开展供需对接活动28场,参与企业1300余家、机构90余家,达成合作意向61项,促成合作14项。
引导企业使用平台,平台资源不断丰富。通过活动推介、入企调研宣传等方式,引导企业上平台、用平台,持续挖掘企业需求和供给资源。截至目前,平台累计注册企业(机构)8.63万家;发布需求11.71万个,其中,创新研发3.65万项、物料采购3.43万项、智能制造2.36万项、数字化管理1.14万项、其他1.13万项;发布供给资源7.36万余个,其中,科技成果2.85万项、产品1.91万款、服务1.09万项、其他1.51万项。
构建产业服务体系,优化产业发展生态。聚焦产业配套和创新产品应用,建立场景名录板块,为产业链上下游协同提供可视化、可操作场景资源目录。截至目前,平台累计上线场景清单585项,其中,创新应用产品228项、软件产品101项、装备类产品194项。同时,引导平台与有关单位联合组建专业化产业服务团队,组织重点企业开放需求场景,促进对接合作。今年以来,先后组建“仪器仪表产业服务中心”“青岛北斗产业创新联盟”。目前,已促成致真精密、盛瀚色谱等10余家仪表检测企业与供给方达成初步合作意向。
推动开放应用场景,促进产业配套合作。根据产业协同发展需求牛博,推动龙头企业发布需求、深度开放应用场景,组织上下游企业和服务机构参与对接。如,8月8日在北汽制造(青岛)组织召开整车及零部件企业供需对接活动,北汽制造KD(散件组装)生产项目等6个项目签约。根据青岛卓英社公司物料采购需求,依托平台推荐供给资源,经初步筛选、入企调研,组织线下供需对接会,促成青岛卓英社公司与海湾化学达成采购海湾化学PS树脂合作协议,替代了外地高价PS,并解决了外地PS供应不及时的难题。
对接高校科研资源,助推科技成果转化。平台链接“山东科技大市场”等科研平台、高校院所106家,发布前沿技术应用推广目录,创新构建科技成果智能匹配体系。同时,组织科技团队与企业开展线下对接活动,推动成果落地转化。如,今年9月份,平台服务团队了解到青岛某机械制造企业急需提升齿轮高速低噪性能的要求后,依托平台专家资源库,借AI算法筛选出有齿轮降噪经验的团队,经多轮意向交流后,组织青岛理工大学某专家团队与企业进行线下精准对接,10天内促成双方就“高速低噪音齿轮工艺升级研发及产业化”签订联合开发协议。
探索“企事有解”平台化,帮助解决发展难题。按照“企事有解”、包联服务工作部署,深入企业开展调研,梳理企业链接资源诉求清单,依托“链万企”平台匹配链接资源,推动企业诉求有法解及时解。如,针对企业存在的拓展市场需求,组织海信网科参加“人工智能+交通运输”产学研合作对接会,推介海信网科可视化AI助手在城市交通、大型园区等领域应用。针对某木业企业提出的资金需求,平台联合金融机构协助企业梳理交易等数据信息,并以此作为核心增信措施,助力企业成功获得200万元融资支持。
下一步,青岛市工业和信息化局将联合檬豆网络科技持续提升平台匹配效率,为产业链供需精准对接提供技术支撑。根据用户反馈,进一步完善“链万企”小程序,方便用户实时开展掌上资源对接。结合“企事有解”、包联服务,引导企业积极使用平台对接资源,解决发展难题。创新线下对接形式,围绕重点产业和细分赛道开展“一对一”“一对多”“多对多”等对接活动等。
胜亿配资提示:文章来自网络,不代表本站观点。